学生| 教职工| 校友| 家长| English| 旧版入口

足彩app下载召开航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暨飞机维修人才培养研讨会

日期:2023-12-28 20:04:42  文:  图:  审核:彭亚娜  编辑:曹潮   访问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足彩app》和教育部《足彩app》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和校企合作,扎实推进航空维修类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和引领航空维修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足彩app下载(简称:足彩app下载)飞机维修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12月26日,学校组织召开了航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暨飞机维修人才培养研讨会。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适航维修处航空工业企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航空工业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及技能大师,部队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1工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9工厂相关企业,民航企业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航空有限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四川航空科瑞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东航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华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特高新附件事业部相关企业,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足彩app下载相关高校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本次活动包括汇报分享会及分组研讨两项议程。

会上,足彩app下载副院长何龙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对参会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合作企业和兄弟院校对学校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发挥政、行、企、校多方优势,合作共建航空维修产业学院,通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足彩app下载副院长何龙致欢迎辞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适航维修处处长奚亚东讲话。他对学校“服务航空,服务国防,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定位表示高度赞誉,对航空维修工程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希望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为民航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适航维修处处长奚亚东讲话

足彩app下载航空维修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彭亚娜做航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暨飞机维修人才培养情况汇报。她指出,航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在于围绕航空强国和民航强国战略,通过深化产业学院改革与建设,构建“政、产、教、学、研、用”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与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构建“1(成航)+1(航空头部企业)+N(企业群)”多元开放融合的办学格局,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培养一批具备航空强国、民航强国工匠精神、良好航空机务作风,重质量安全、守法律规章、懂工艺流程、精规范操作、会现场管理、善团队协作、能技术创新的飞机维修现场工程师,解决航空企业急需的飞机维修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难题。

电子科技大学李辉教授做全球工程教育的转型与“新工科”建设主题分享。他指出,新工科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工程师的核心素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交叉学科的知识,善于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新产品新技术的需求。新工科更加强调工程师核心素养和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更加强调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他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应该从构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知识体系,建立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方面着力思考,聚焦产业前沿,校企联合探索协同育人新范式。

电子科技大学李辉教授做全球工程教育的转型与“新工科”建设主题分享

大会后,参会代表分别就学术研究、维修新技术、育训资源建设、职业资格及技能等级鉴定、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及职业素养培养等议题展开航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分组研讨。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对航空维修产业学院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人才培养积极贡献力量。

航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分组研讨(学术研究、维修新技术)

航空维修产业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分组研讨(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及职业素养培养)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为航空维修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共建航空维修产业学院是落实“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具体举措,学校将继续联合航空企业,整合地区航空产教优质资源,抢抓航空维修产业“井喷式”发展机遇,进一步推进航空维修产业学院的发展,瞄准航空维修关键核心应用技术,精准匹配区域航空企业需求,创新科教融汇机制,实现专业结构与航空产业结构高度契合,持续加大紧缺专业毕业生供给力度,为国家培养优质的航空维修专业技能人才,走出一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的创新之路。